Thursday, January 24, 2008

企業導入Linux需要考量的地方

這是我在 Ubuntu.org.tw 回應的文章。

Original Link

要向企業推廣導入Linux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哪裡?

經費?技術?Product Lifecycle?Tech Support?Avalability?Scalability?Connectivity?

答案是,上述都是關鍵!企業要導入Linux作業系統等於整體的架構都必須要轉換,從系統、網路、週邊、資安等設備都必須要考量進來,而我們在討論上述六項轉換的考量關鍵時,我們必須要瞭解的是,到底每一項關鍵包含什麼?

經費:
轉 換所需要的經費,現在大部分有規模的公司都會用TCO(整體持有成本)來評估經費,所以這時候的經費不只只有Linux的授權費用,還有企業需要培養精通 Linux的技術人員費用、導入時的教育訓練成本、長期的維護成本等,甚至包含使用Linux的工作站與伺服器等支援度成本(如果你買了機器不支援的話是 不是要重買?重買就要$$),這些都是考量的地方。許多企業在評估導入Linux的時候往往都遺漏了整體的經費開銷而認為導入Linux是省錢的,其實這 是不正確的觀念。導入Linux的確可以在授權上相較微軟的授權費用低廉非常的多,但是相對的你必須要養一群懂Linux的IT人員,光這費用就比請一群 懂MCSE的工程師來的貴許多,尤其是在台灣的環境。所以經費是重要的考量點之一。

技術:
我認為在Linux的環境的確比較難評 估到底誰的技術好誰的技術不好,因為台灣的環境相較之下我們沒有長期評估這群專家的工具(對園區的Design House例外,這環境培養了絕大多數台灣的Linux專家喔!)。但是如果企業要導入Linux,你就需要有這方面的HR評估機制,這樣可以通透的瞭解 團隊對於Linux的技術到底可以延伸到哪裡?能力所及是否可以從簡單的安裝、移難排解到建置作業系統中央控管、網路與網域環境、甚至是針對企業內部的 ERP與Workflow支援等AP設計或是已經有的解決方案支援與轉換或是評估工具Reporting等,這些都是評估的重點。基本上這一塊是我認為最 麻煩的地方,因為你要找的一群人不只要懂Linux,還要懂Programming、Networking等等,如果相對的能力對應到微軟的機制內,這些 人都不便宜喔~

Product Lifecycle,產品生命週期:
相較微軟的產品生命週期,Linux是比較短而且比較沒有 Core Team支援的,除了像是FreeBSD、RedHat、SUSE(Novell好像也有,忘了)等大型的Distribution公司有提供企業版本以 外,大多數的Distribution在選擇要導入的時候最麻煩的問題就在這裡。你要選一間不會倒而且能長期支援的公司!這就是最難的地方,而我個人認 為,Ubuntu的Core Team Cononial(有沒有拼錯?)是非常有發展性的,可以納入企業級的Distro。
而一個產品生命週期對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導入評估重點,年年都換版本的狀況會是很麻煩的,所以你必須要選擇長期支援版本,Ubuntu的LTS版本就比較適合企業選擇導入。

Tech Support:
這是台灣最麻煩最麻煩的地方,我們沒有Local Support,所以都必須買原廠的Support,不過我認為這部分來說,最重要的是,你有問題的時候找的到窗口,找的到技術文件嗎?如果這部分沒有問題,那Tech Support等於是買售後服務,一定要考量。

Avalability,可用性:
穩定性我想一向是Linux標榜的重點,可是你的AP跑在Linux上穩不穩?這就不一定了。相對企業整體使用的軟體在Linux上的可用性高不高就變成評估的重要關鍵。

Scalability,規模性:
簡單來說這部分考量的方式很簡單,你把現在企業內微軟的規模化拿來跟Linux比較就知道了。如果企業考量後的結論是Linux可以同樣的規模化,不受企業個體特性的影響,那我認為你就抓到這部分的重點了。

Connectivity,連結性:
這 裡不只是針對網路的角度,還有所有企業內與企業外的連結性,網路可以通沒錯,可是檔案通不通?你如何解決微軟Office與Linux上的Office檔 案格式問題?還有其他許多的連結性包含應用程式、工作環節、供應鍊等連結性的問題,這部分在考量的時候是非常客製化的,意味著不同企業需要考量的地方都不 一樣。


還有很多要考量的啦,不過光這幾個部分如果你都可以通盤瞭解,然後讓你想要推廣的企業瞭解,那我覺得你就可以達到推廣的目的囉!


Blogged with Flock

No comments: